五保户这下保不住了?专家向五保户开炮,只因这三个原因!

我国的五保户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起确立,专门针对那些完全丧失劳动力且生活无着的最贫困农村老人提供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计。五保户制度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五保户制度同样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日前,中国社会保障专家曹正林正面提出,当前我国五保户制度存在标准低、老龄化严重和社会救助不畅等三大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重视并积极作为。

一、五保户标准偏低难以保障基本生活

五保户标准偏低导致生活保障不力,是曹正林专家强调的第一个问题。目前我国各地五保户的救助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一般在每月300至600元不等,但即便最高标准,在当前物价水平也非常捉襟见肘。以一个生活在贫困农村的五保老人来说,仅仅依靠几百元的标准维持一个月的基本吃穿用度就已经非常困难,更不必说有任何改善或提高生活质量的可能了。一些 grassroot 的调查显示,不少五保户在衣食住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保障不力的问题不容忽视。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五保户标准的调整与物价变化严重失衡,一直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机制。从78年改革开放以来,除个别年份稍有提高外,五保户救助标准长期处于低位运行。反观同期,物价水平的上涨速度远高于五保标准的提高。据相关统计,同期物价上涨了近10倍之多,使五保标准严重脱离实际。当前形势下提高五保标准刻不容缓,否则五保老人的基本需要也无法满足。

二、五保老人数量减少但老龄化问题突出

五保老人总量减少但老龄化严重是第二个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大量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五保户数量大幅减少,从1978年的3000万降至现在的300万。这显示出经济建设对扶贫工作的推动作用。但是,剩余的五保户基本都是80岁以上老人,生活独立能力很弱,大多数或无子或子女不能赡养,这些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保障压力可以说是最沉重的。五保老人的数量减少与老龄化并存的新情况,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新要求。

三、社会救助和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最后一个突出问题是,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够完善,很难有效解决五保户的困境。部分地区五保老人存在严重缺乏关爱的问题,救助资金发放不畅,服务支持明显不足等困境。仅仅依靠经济救助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必须把社会力量引入进来,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网络,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与帮助。比如志愿者服务团体、社工机构、医疗康复机构等可以承担起更多五保老人 DAY-TO-DAY 的照料、情感支持、康复扶助等任务。只有政府与社会力量紧密合作,五保老人的需要才能真正得到满足。

曹正林专家的建议分析恰当指出了当前五保制度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如何完善五保制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以下积极举措:

第一,国家应评估调整五保标准,适时增加补贴,使标准能真正满足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调整幅度要充分考虑物价变动,还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针对性提高标准。比如在物价高企的一线城市,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一些。具体调整可以考虑定期或不定期两个方式并行,保证五保标准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第二,加强对五保老人的救助服务,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心理慰藉等全方位帮助。这需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作用,鼓励志愿服务组织深入五保家庭,了解需求并提供定制化服务。同时,还可以建立五保老人助餐点,加强营养供给。此外,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捐助,为五保老人添置冬衣、被褥等生活必需品。

第三,建立五保老人关爱网络,让更多社会成员参与进来。可以发动年轻人通过网络宣传 five-guarantee 知识,提高社会关注度;发动企业打造五保老人关爱基金,增加资金来源;呼吁专业医护人员开展免费义诊,提供心理辅导等服务。只有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格局,五保老人才能真正被社会温暖包围、生活无憾。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和资金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五保工作制度,强化工作流程化,严格资金监管使用;同时,加大对冒领、截留五保金情况的处罚力度。这可以确保每一分钱真正流向老人,不流入他人腰包。

第五,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五保老人提供养老院所服务选择。这不仅可以分担家庭的照料压力,也是实现五保老人生活有尊严的重要途径。

五保老人都曾是当年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的劳动者,如今年老体弱无依无靠。完善五保制度,让五保老人安享晚年,是我们全社会应承担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以人性的温暖和制度的完善,营造一个适合五保老人幸福生活的社会环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37410.html

(0)
1523402133@qq.com1523402133@qq.com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