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期末考卷,居然轰动全网……

​这两天儿子总算迎来了期末考,真是日盼夜盼了好久。

考试前的那为期20天的复习周,那可是黎明前的黑暗,每天都是“排山倒海”的试卷,奋战到晚上十点是家常便饭……看着儿子的小身板,在学习桌前挑灯苦读,说不心疼是假的。这才四年级,愣是给搞出了中考冲刺的氛围。

儿子自己也在那感慨:“妈妈,现在看看,三年级之前那可真是太轻松了。”

可不是嘛,往年的期末考试真心不算难,一二年级是游园会,到打卡点做游戏任务,跟逛公园一样轻松;三年级有了期末笔试,考得也很基础,班上3门课加起来290都已经很一般了(语数外各100,满分300)。

曾经期末考试存在的意义就像为了给孩子和家长们过得好年,让假期有个愉快的开端。

那么这学期真叫没想到,氛围明显不一样了!

昨天上午儿子刚考完语文后没多久,我就刷到了本区的语文考卷(被本地媒体曝光了),接着不到两小时,这份考卷在各大平台都刷爆了,下面的评论也是热火朝天。

这还是头一回,杭州某个区的小学语文期末卷,惹得全国各地的网友都纷纷来围观、留言——

“果然是语文考试看浙江,杭州总算考出了水平考出了风采。”

看到这些个评论内心真是五味杂陈!

有一种突然身在“宇宙中心”的浮华感,脚踩海淀,拳打魔都,杭州也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但又隐隐感觉这次儿子的成绩……

这份试卷之所以那么受“热议”,倒不在于刻意拔高难度,而是考题非常“活”。这份轰动全网的语文卷子我也给大家贴出来分享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聊聊:

P1:

 

来来来,基础部分的第3题,这副对联的意思,你能准确答出来不

P2:

找错别字的题目,最后一题你发现问题在哪了不?

P3:

P4:

阅读主观题量占据更多数。

P5:

P6:

阅读选裁超级鲜活,有没有?开放性的问题不少!

P7:

可能咱们号有些读者的娃还没上小学,也没到四年级,会对这份卷子的感受没那么深刻,我来简单说说自己的观感。

1、字多,阅读量不小!

现在的娃真了不起,虽说阅读量没有说大到惊人,对孩子来说也未必是挑战,但整张卷子一眼望去字还真不少,密密麻麻的。

所以评论区有不少人留言,冲一眼望去,头就好晕。是啊,对于经常刷短视频、耐心早就掉得七七八八的大人来说,还真不简单。

2、大语文啊大语文,真的落地了!

仔细琢磨里面的题,第二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喊了不晓得多少年的大语文,终于让你眼见为实。

我两年前就写过文章,分析过语文新课标,新课标中非常强调学生的思辩能力,观点的表达,大语文更是未来的重头戏。我一直觉得这个改革的大方向是极好的,初高中也确实在逐步落实了,但先前小学阶段的感受还不明显。

这次算是让小学生家长都深刻感受到了“语文改革的决心”。比如《走进德寿宫》(这两年杭州最火的历史名胜古迹)一文阅读理解中的这道题,就是历史+语文+思辨的完美结合体。👇

这类题型对OK来还是有不小难的,尤其这种开放型又需要输出观点的题,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3、和课文相关的,不到十分之一!

还有不少评论说,如果还是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死抠课本上,那就等于复习了一个寂寞,需要死记硬背才能答出来的题,压根没有。

从第一题开始,就是我们杭州的西湖。👇

接着是家乡的名人轮番出现,从白居易到苏东坡到岳飞到于谦,没点历史人文知识,容易“脑雾”,虽然说要答对题目,其实对这些名人轶事不熟悉也没啥大的影响,但孩子的答题心态会完全不一样。👇

 

但并不是说材料是课外的,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不重要,它还是在考察基本功。

下面道题看似复杂,其实还是在考这个学期的重点作文题“书信体”,但放在宋朝的诗词大会的场景中,需要考量的因素就不止是写对“格式了”,难度上了一个台阶。👇

总结一句话,语文难起来,真的是上不封顶的,如果孩子本身的阅读能力、大语文素养薄弱的话,这份试卷就相当于抓瞎。

但如果基本功过硬,平时又博览群书,爸妈经常带着逛本地名胜古迹和博物馆,并适当做好课外补充的话,审题细致一些,也并不是“难于上青天”的。

不过自己儿子的功底有几斤几两,我还是摸得比较清楚的,昨天看完考卷,我就估摸对小家伙而言一定不轻松。

果然一到家,他就说,“妈妈,今年的语文考卷有点难啊,有题目,我们全班没一个人对的。”

所以啊,到了这个阶段,我想和大家说,真不能再愉快地躺平摸鱼咯,必要的纪录片课外书单这些精神食粮,还是得让娃充分补给上哦!

过两天放榜,要是有什么“意外之喜”,我再来和大家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37495.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