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位国企员工的养老金,看来私企工作的我,养老还是得靠自己

最近,有网友晒出一位国企老员工的养老金明细,引发广泛关注。这位员工的基础养老金高达7815元,个人养老账户4160元,月养老金收入达13931元,看似极为优厚。然而,这位员工的养老金水平并非普遍现象,大多数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障并不如此丰厚,这无疑给广大职场人带来巨大刺激和反思。究竟什么原因造就这位员工“超额”的养老收入?普通职场人该如何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这件事折射出什么问题?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分析。

一、高基数与长缴费年限,国企老员工养老“大礼包”解析

据悉,这位国企老员工已工作38年,个人缴费工资基数高达2.35万元。根据养老保险的缴费和发放机制可知,这正是导致他享受高额养老金的原因所在。

首先,高缴费基数直接提高了养老金的计算标准。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普遍以本人工资为标准,这位员工的2.35万元工资远高于绝大多数企业职工,这为他日后领取高额养老金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长达38年的缴费年限为其养老金“加量”。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积累缴费和支付养老金相结合的制度,缴费年限越长,可以领取的养老金自然越多。这位员工近40年如一日的缴费,让其基础养老金数额达到7815元。

再加上单位提供的过渡性养老金和账户养老金等,造就其月合计近1.4万元的养老“大礼包”。可见,高基数和长缴费年限是该员工享受丰厚养老保障的关键所在。

二、多数企业员工养老保障堪忧,困境何以出现

相比这位国企老员工的养老“大礼包”,多数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障则要差得多,退休生活可能面临困境。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有:

  1. 基数偏低。多数企业员工工资水平有限,按基本工资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偏低,导致养老金偏低。
  2. 缴费年限不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长,许多员工真正缴费的年限有限,且中间断缴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累积缴费和养老金不高。
  3. 账户制养老金比例偏低。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以社会统筹为主,账户制养老金只占全部养老金的1/5左右,账户积累有限。
  4. 转制带来中断。改革开放后,许多企业转制,员工养老保险关系随之中断,也影响了缴费积累。
  5. 越退越远。我国退休年龄推迟,一些工种还面临提前退休问题,导致实际领取养老金年限延长,造成养老资金不足。

种种原因导致广大员工的养老保障不如人意,这也预示着一旦步入退休生活,不少人可能会生活拮据。

三、完善养老保障,让退休生活无忧

针对广大员工养老保障不足的困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让更多人退休生活无忧:

  1. 扩大账户制养老金比例。增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积累账户的比例,使员工自己缴费的部分有更多积累,退休后按个人缴费发放,更加公平合理。
  2. 加大过渡性养老金力度。单位可以在改革过程中,适当增加过渡性养老金,弥补员工因制度转变而减少的养老保障。
  3. 鼓励商业养老保险。在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可以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增加老年收入来源。
  4. 引导个人储蓄。国家和企业可以采取更多激励措施,引导员工从工资中增加储蓄,为退休生活增加经济来源。
  5. 延迟退休年龄。在条件许可情况下,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延长工作时间和收入来源。

当然,要做好退休规划,个人也要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合理储蓄和投资理财,以补足养老保险可能提供的不足。只有国家、企业与个人多管齐下,积极应对,才能让每位员工都拥有体面的退休生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6100.html

(0)
1523402133@qq.com1523402133@qq.com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