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铁饭碗制度要打破了,全国8110万财政供养人员需要裁减了

随着国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国企改革也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从近期国资委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国有企业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即将拉开序幕。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破除国企“铁饭碗”的束缚,通过职工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出,彻底打破国企的僵化局面。

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国企正式编制员工规范化管理,逐步取消非经营性岗位正式编制,严格控制经营性岗位编制数量。同时,要建立灵活高效的用工机制,完善职工劳动用工制度,合理确定各类岗位的用工期限。比如,对一线生产操作岗位实行弹性用工制度,对管理和服务型岗位实行聘用制。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国企要逐步取消一切非经营性岗位的正式编制,同时经营性岗位编制也要大幅压缩。另外,对保留下来的编制岗位,也要改革用工机制,最大限度提高用工弹性。这就意味着,国企的“铁饭碗”将在这轮改革中彻底打碎。

事实上,这项改革方向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明确。早在2017年,国资委就提出要对国企非经营性岗位进行“清编减员”,对经营性岗位实行岗位练兵制。随后几年,央企改革先行先试,纷纷推出大规模的职工内部流动计划。以中国石油为例,2020年就制定了《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规划》,要求各单位未来五年缩减正式编制20%以上。

许多专家预测,这轮央企改革有可能再现90年代“下海”的盛况。以中国石化为例,90年代改革期间,该企业就裁员近30万人。单单华东石化公司,从1993年到2002年的10年间,编制员工数量就减少了50%。

人力资源专家陈晓东预测,这一次国企改革,至少会导致正式编制岗位减少30%以上。他表示,国企正式编制岗位的比重过高是长期积弊,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国企的经营活力。未来10年,随着非经营性岗位被取消,经营性岗位也进一步压缩,加上职工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出,国企正式编制规模至少要裁减30%。

陈晓东认为,这对国企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大规模裁员会给企业带来管理难题;另一方面,去僵化后企业也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他表示,国企的改革进程不可逆转,企业必须顺应形势,通过不断探索找到管理裁员的最佳方式。

不过,一些网友则认为,专家的预测过于保守,国企正式编制的减幅恐怕会更大。一些网友预计,这次改革国企编制很可能会裁减50%以上。他们认为,国企“超编”的问题已严重到病入膏肓的地步,如果只减少30%,治标不治本。比如,现在许多国企集团内部拥有大量重复建制的后勤服务企业,这些完全可以 externalization,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编制。

无论国企改革最终会裁减多少编制,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次改革势必会对国企现有的“铁饭碗”形成重大冲击。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失业潮,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所以,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需要做好职工的再就业指导,通过开展岗前培训等手段,帮助企业理顺人员流动渠道,尽量减少改革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6352.html

(0)
1523402133@qq.com1523402133@qq.com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