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补肝第一果,用水泡一泡,阴阳同补,横扫身体6大病症!

你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

莫名的感到乏力,没劲儿,头也昏昏沉沉的。腰部隐隐的有些发酸,特别是在出力的时候使不上劲儿,又酸又涨。耳朵里常常出现蝉鸣声或淅淅沥沥的水流声,夜里睡不踏实,夜尿多,但是每次量很少,尿无力,尿不尽。

这种情况在中医上讲一般是肝肾亏虚导致的,梁医生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个不起眼的小果——山茱萸(山萸肉),能横扫身体的六大病症!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此也有记载:“山萸肉,补血固精,补益肝肾和强身之药。”

一. 如何分清山茱萸和吴茱萸

山茱萸和吴茱萸,看起来是一字之差,但是药性大不相同。

 山茱萸:

味酸、涩,性温,主要用于补益肝肾。又因酸味可以收敛,所以可收涩固脱。张锡纯最喜欢用山茱萸(山萸肉),来收敛欲散的元气。治疗元气欲脱、大汗淋漓之证。单味药大剂就能使人缓过来。

 吴茱萸:

味辛、苦,性热,有小毒(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辛能发散,所以吴茱萸有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肝寒气滞诸痛。苦能降气,所以能降逆止呕,配伍黄连用于呕吐吞酸之证,如“左金丸”。其性温热还可助阳止泻,与补骨脂、肉豆蔻等同,用于脾肾阳虚的五更泄泻,如“四神丸”。

二. 山茱萸善治下列6大病证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于精血,所以我们经常采用“肝肾同治”的原则。

山茱萸归肝、肾经,所以一旦有了肝肾问题,就可以用山茱萸来补肝肾。

1. 腰膝酸痛、腿抽筋

大家记住一句话啊,筋的问题找肝准没错,骨头的问题找肾准没错。

老年人容易腰疼、腿抽筋,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呢?其实就是肝肾亏虚的缘故。

肝主筋,你看你腿上多少条筋,肝虚了,无法濡养筋脉,这些筋的功能就减弱了,一是容易抽筋,二是支撑不了身体的重量就会痛。

而肾主骨生髓,肾中之精空虚了,你想想,那腰背还能健壮吗?

 ● 

平日可以单用6-12g山茱萸泡水喝,也可以搭配熟地黄、山药等中药一起用,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六味地黄丸”了。

梁医生再给大家分享一个能、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的方子:

 ● 

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2. 眩晕耳鸣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所以经常头晕耳鸣,眼睛干涩模糊的人,大都有肝肾亏虚的情况。

这样的人会有什么症状?

耳朵听力慢慢变差,耳朵里的声音像蝉鸣一样没完没了,在劳累后或者耗伤元气后加重,

 ● 

这种情况用山萸肉泡水喝就非常有效。

山萸肉可以补肝肾,把补足的肝肾之精上输到耳道,就可以改善耳鸣的问题。

3. 遗精、遗尿、阳痿

山茱萸被称为“固精止遗之要药”。于补益之中又具封藏之功,不仅可以用于肾阴不足造成的遗精,也多用于小孩子肾虚所致的遗尿、半夜尿频等情况。

 ● 

【遗尿方】:

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炮附子3克(先煎),熟地12克,水煎服。

4. 月经过多

生活当中,有些女性同胞往往会出现月经过多,淋漓不尽的情况,中医认为,主要是因为肝肾亏损,冲任不固所导致的。

而山茱萸入下焦既能补肝肾,又能固冲任,其酸涩之性还可以起收敛止血的作用,所以女性朋友如果有崩漏的情况,可以用点山茱萸试试。

 ● 

【固经方】:

山茱萸30克,白术30克,生黄芪15克,煅龙骨25克,生白芍15克,茜草10克。水煎服。有益气摄血,固冲止血之功。

5.大汗虚脱

大家都知道,在元气暴脱的危急时刻,煮一碗人参汤可以救命。实际上,山萸肉同样可以,而且比人参更为稳妥。

虽然在《雷公炮制》等古代典籍里就有山茱萸补虚固脱的记载,但最推崇的当属清代医家张锡纯。按照他的说法,“茱萸救脱之功,较参、芪、术更胜哉……救脱之药,当以萸肉第一”。

最典型的方子就是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来复汤。

 ● 

【来复汤】:

萸肉(去净核)二两,生龙骨(捣细)一两,生牡蛎(捣细)一两,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蜜炙)二钱。

如果你总是动不动就出汗多,平时也比身边的家人朋友出汗多,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身体气虚的表现。

而我们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

大量出汗会造成心液流失,轻则心慌气短,重则身体虚脱,昏厥。这个时候,可以用山茱萸泡水喝,能起到止汗敛汗的作用。如果平时有自汗、盗汗的情况,也可尝试一下这个小方子:

 ● 

【汗证方】:

山茱萸、防风、黄芪各9克,水煎服。

6. 内热消渴

本品能补益肝肾,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烦躁、焦虑、易怒、入睡困难、口干、口渴、消瘦、乏力等症状。

 ● 

【消渴方】:

山茱萸15克,乌梅10克,五味子15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生津止渴之功。

   ※用药注意 ※  

平时有湿热、小便涩痛的人不宜服用。

温 馨 小 提 示

中医讲究“千人千方”,文章所述方剂配伍、用量仅供学习参考。若需用药,建议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不要盲目尝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7185.html

(0)
1523402133@qq.com1523402133@qq.com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