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后半辈子,最好的生活态度,是这六个字

这是朱熹对幸福生活的形容。女人一生,如春华秋实,早年奋斗拼搏,中年操劳忙碌,到了后半生,是时候放下世俗的重担,追求内心的自由。那么,作为女人,后半生最好的生活态度是什么呢?不妨聆听古人的智慧——心静、心善、心宽,这六个字或许就是答案。

一、 心静方能纳万象

“大江流日夜,浮云蔽长空。”青灯古佛般的静气,是女人步入后半生最应该拥有的品格。

宋代林逋在《岳阳楼记》中写道:”所望隔云薄,人于无心,胜于有心者。”饱经红尘沧桑,唯有无心人,能领略天地之美。

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嫗,生活清苦。她靠在破旧的门框上,望着路边斑驳的树影,露出平和的微笑。有人问她为何总是安祥自在,老嫗笑着说:”我活了大半辈子,早已看透了世事无常,不如放下心头的浮云,静下心来过活。”

诚哉斯言。心存静气,方能泰然处之;心有浮云,终将被世事所困。唯有把心放空,才能在喧嚷中寻得清静,在浮华里找到本真。就如诗人所云:”一湖春水共悠悠,只合淡云无역流。”

二、 心善方能积阴德

叩问前辈之语:”为善最乐,逐浪最苦。”女人后半生,应当以善为心,才能赢得安宁。

善心之力,体现在一点一滴。有这样一位老奶奶,白发苍苍,行动不便,每天坚持在家附近的公园里,喂养流浪猫狗。她说:”我年纪大了,孩子们都不在身边。树欲静而风不停,我只能默默行善,赢得心灵慰藉。”

一颗善心,化作一缕阳光,温暖整个人生。若人生老去,了无善举,心中何以不冷清萧瑟?所以,后半生,当竭力行善,乃至临终前一秒,心存善意。

清朝何缘有诗云:”行行来者是富人,行行去者复无缘。遥知不是池中物,定是浮云托彩烟。”善心永不孤单,终将得福。身怀善心,方能在这世间,不断赢得缘分和属于自己的缘泽。

三、 心宽方能无挂碍

行古径,坐树阴,读一卷禅书,就都含有”心宽”的快活因子。心宽如野马奔腾,才能超凡脱俗。

有位80高龄的奶奶一生坎坷,仍旧面带微笑。为何如此淡泊宁静?她说:”年轻时我曾患一种绝症,艰难抗争过后,幸而活下来。从此以后,心就越来越宽广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对我已不再重要。”

快乐的人生不在乎名利是非,而是去收放自如,豁达随缘。宽阔的心胸,可以驱散重重阴霾,唤醒心中那一缕清风。世事无常,心如明镜,当行于天地间,无丝毫拘碍。

四、循循善诱,心怀慈爱

进入人生后半程,因缘造化,大多数女性或离或弃,成为独自一人。这时,要学会化干戈为玉帛,以慈爱之心包容世间万物。

从前有一位公主,英才非凡,却因夫婿的谗言而遭王后陷害,被囚禁在皇宫深宫。她本可怨恨世人,但她没有。她每日在狭小的院落中种花培草,亲手喂养飞禽走兽。终日笑颜如常,与这些天地间的生灵为伴,宛若仙境蓬莱。

后来,王后探视她时,不禁心生敬佩。公主笑道:”世间的仇恨痴迷皆源于无知,我们理应以大慈大悲的胸怀,去包容一切。”

善待万物,心怀慈悲,这正是人生圆满体现。但凡心怀怨毒,对人对己皆无益。唯有慈爱待人,方能传播爱心正能量。

退步现世,我们可以学习嘉吉仓央,她以佛学的慈悲心化载,将无私的爱播撒人间。舍己为人,利他利己,于社会大众,也于自身有重重益处。

相比起世俗中的骄横狭隘,善待一切生命显得更为高尚。行至暮年,回首往事,若能无愧于心,才是心灵的真正升华。

五、 韬光养晦,心地自然

人生多苦,有喜有忧。而能够达到心地自然的人,就是真正活出了生命的意义。

比如那些于市井巷陌中的小店老板娘。她们步履沉稳,一如在田间足迹,全无世间大户的贪婪和慌张。他们没有巍峨的家室,也无高不可攀的名利,却能活得心满意足,理直气壮。

这种人,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存在,不做任何伪装。下至扫地,上至烧香,一切看似简单,却浑然天成。说起自己,他们也只是话不多。

为何如此坦诚率然?因为他们拥有自然之心。这种自在澹泊的心,既不动于内,更不扰于外。不像世人一般被千头万绪拽着走,他们已超然万事万物之上,稳稳获得清静从容。

世界芸芸,世上万般争夺打拼,最终都是空。惟其保有自然之心,处之泰然自若,方是后半生最无憾的生活。

六、 了无牵挂,心怀虚灵

《心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百年修至虚无,方知生命的真谛。

岭南有一位老隐士,遁世山林,已有四十余载。白日子里,他只是不疾不徐地在松树林间漫步,或于潭边垂钓,似等待心灵归附。日落时分,他又会拂一拂素衣,静坐于小草旁,任秋虫夏风环绕其间。

一次,有人问他何故保持心灵虚灵?老隐士淡淡一笑,道:”年少时,我曾游走四方,撰书立言,颇有名声。可后来,我遇一位白衣道人,教我了’有心无心,无心是道’的道理。当时一念之差,我才顿悟虚无自在才是真理。”

诚哉!世人往往为名利所扰,为尘世纷飞所烦。能够了无牵挂,洁白心灵,才是人生最美好的状态。

放下心中那些执念和欲望,任他虚无飘渺,恍如隐没云烟。方能与物我两忘,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若能始终如是,保持这乎怀虚灵的心境,此生必定会无憾而终。

后半生,如何安身立命?莫若判断品行,从心做起。心静如水,不为尘世浮躁所渗;心善如春,让德行芳华似馥;心宽似海,纳万物无拘无碍。起心动念,利他利己;了无挂碍,心灵虚怀。

有道是:”心之所在,人生即在。” 后半生最好的生活态度不过如是:静、善、宽、爱、自然、虚灵。如此,岁月安好,人生从此自足。

老子说:”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可贵,流于上下左右,无所执著。心宽如渌水长流,到哪里哪里逍遥自在。放开心胸,功名利祚皆可忘怀,做一个世间最自在快活的人。

啮之微言:心之所在,目光所至。后半生更需要保有一颗明洁之心——静心修性,致广大无疆;善心行德,心怀纳福;宽心豁达,不拘一格。无论身在何境,得此三心,便是最好的生活态度,从此岁月静好,人生自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1036.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