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三话,触犯天意”:尽量不讲这些话,命就顺了

世人有言:”人说三话,触犯天意。”话语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说错了话,就有可能违背天理,惹来不测。古人早就意识到,言语不当会给命运带来阴霾,因此总会格外谨言慎行。我们如今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但要想命运顺遂,依旧需要注意口不传虚言和杜绝一些禁忌之语,时刻以正言正气对待生命。

话不可说:”天佑我贫穷”

古有云:”贫且贱焉,穷且益坚。”只要人愿意勤劳努力,就难以因贫穷而困于贫穷,自己的命运依然可以得到改变和提升。

古代有这样一位读书人,出身贫寒,但是朴实勤奋。他在家里布置有案几张,上面摆满了书籍和文具,成了一处小小书房。每到下课之余,他就在那里温习旧课,准备新课。就这样,寒窗年年,终于圆了科举梦。后来这位读书人当朝为官,也为自己修起了宾馆,命名为”学贫馆”。对于自己从学子时代的”贫穷”阶段,他时时回忆、长存于心。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一味抱怨贫穷,就是一种极大的自我期许。要相信只要有恒心,就一定能改变贫穷的处境。更何况俭学时代的”贫穷”,也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所以无论生活处于何种状态,都不要轻易诅咒或允许自己陷入”贫穷”,而应该时刻怀揣梦想和希望,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不一样的命运。

话不可说:”我情愿遭受灾祸”

世间灾祸有大有小,对一个人的生命都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决不能轻易诅咒自己遭遇灾祸,动辄这样说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了隐患。

《论语》里就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孔子有个弟子叫子西,仆从专门为他准备食物。有一回,子西正好外出回来,跟仆人说:”我正想要吃这个呢!”仆人听罢便感慨说:”从今往后,老子只吃糜粥了,不作这种无谓之祷祝。”孔子听后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言下之意,这种诅咒或许一时的投机取巧,但长远来看,会落得衰竭、凋零的下场。

历史上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案例,就印证了诅咒确实会招来灾祸。晋朝名将张珍在征战中头部中箭,医士尽力救治无效后,专程找来一位有”效灵”之称的民间大夫。民间大夫见状后,居然口出狂言说:”就是神仙也难救啊!”随后张珍很快就病故了。可见有人会立即”遭报”还是有道理的,所以无论处于何种处境,我们都不能诅咒自己遭遇灾祸,而应时刻保持谦逊敬畏之心。

话不可说:”我预祝不祥”

古有言:”怨气伤身,祸从口出。”言语一出,就会成为祸患的种子,所以祭祀祈祷时,祭官总会先三罚口诰,祈望祸不从口中生。

元代著名剧作家佚名在写作时,往往祭祀请神,希望文笔顺畅。有一次,因情绪激动,索性放下毛笔,对着桌上的香炉祭拜时,竟诅咒说:”如果有一丝灵感枯芜,愿香火僵瘫!”话音刚落,诺大的香案便丫地一声震倒在地。佚名当即大惊,心有余悸之余觉得诅咒确有神异,于是匆忙将残余的香洁净罄地收拾起来,然后磕头再祭再请,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

可见一句话若使错了用,即便无心之言,也可能招致不测。虽然现代人可能对神佛有所怀疑,但是我们传承自祖先的”尊重天地,敬畏自然”的观念,终归还是应该时刻被遵循。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天地鬼神的存在,更应敬畏自然,避免祸患因一时冲动而生。所以在面对不顺意的情况时,要学会按耐情绪,常怀感恩之心,从而避免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语。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一些看似无心的话语,由于违背了道德和理性的底线,往往会给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我们要时刻谨言慎行,提高自身的修养,防微杜渐,避免因一时糊涂而”自毙”。只有时刻保持正念,明白”人说三话,触犯天意”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活出一个绝处逢生、平安顺遂的好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1059.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