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讨厌的聊天方式,它排第一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好奇地询问一对30年的老姐妹保持友谊的秘诀。

其中一位阿姨笑着说:

“管住嘴、稳住心,不该管的事不管,不该问的事不问。”

简单的回答,却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些能久处不厌的感情,往往都有着清晰的边界感。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说话缺乏边界感的人:

他要么喜欢借着关心之名,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要么喜欢将所有负面情绪,不分时间场合倒给别人,让人或特别尴尬、或十分郁闷。

当我们接触的人越多,往往就越会发现:

成年人最讨厌的聊天方式中,“习惯性越界”就是高居榜首的No.1。

我们身边好像总有一种人,习惯于把打探别人隐私当成关心,把侵犯别人的边界看成热情。

央视《夜读》栏目曾经就“越界”这一主题采访了很多网友。

自媒体作者@黄不会吐槽说,自己有一次在机场写稿子,坐她旁边的人一直盯着看。

她在不停地写,这人就不停地看。

最无语的是,她一边看还一边问:“写什么呢?”

“你是作家吖?” “写作能赚不少钱吧?”……

一句又一句的轰炸,搞得自己特别尴尬,所有的思路也全都被打乱了,只能被迫停笔。

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女生@子惠说到自己的遭遇,则感觉更加郁闷。

她去年回老家跟亲戚聚餐时,随口说了一句“在北京工作生活压力好大”,一位不太熟的长辈听完立刻加了她微信。

从此,这位长辈就一直告诫她“还是回老家工作好”,经常给她转发各种家乡的招聘信息。

不但如此,她还常常自顾自地讲老家生活的种种便利,并列举各种详实的,比如某某又考上了某单位的例子。

@子惠说,这位长辈好像对自己的生活生出了一种必须矫正的“责任感”,见不得她在外面“受苦”,所以千方百计想让她过上自己觉得“正确”的生活。

天长日久,子惠渐渐不胜其烦,只好跟亲戚说:“我觉得自己现在挺好的,您就别操心了。”

就这样,亲戚最初那份热情的关切,变成了最终双方的不欢而散。

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当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丢失了应有的界限,就很容易造成一些“社交事故”。

比如前面那个爱刨根问底的“路人甲”,和这个“特别热心”的亲戚,他们不是经常在交谈中毫无顾忌地骚扰别人,就是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却不知道,这样毫无界限的入侵,会给别人带来很多困扰;这样自以为是的关心,会让别人倍感厌倦;

而这样的 “习惯性越界”,就是人际关系中最“有毒”的聊天方式。

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擅长“越界式聊天”的人,通常会有4大“典型症状”:

第一种是打探隐私:

“你今年挣了多少钱?肯定存了不少吧?”

“我侄儿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咋还不谈恋爱?”

……

他们通常喜欢用360度无死角的刨根问底,来满足自己的窥探欲和好奇心。

第二种是乱开玩笑:

比如一边当众模仿口吃的人说话,一边哈哈大笑;

比如碰上皮肤黑的人,会自以为幽默地问别人是不是刚从非洲回来。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经常看到类似的场景:

朋友聚会气氛渐浓时,有人突然指着另一个人说:

“你们不知道,这小子快小学毕业了还尿床,差点被老妈打个半死……”

然后随着众人哄堂大笑,全然不顾被“揭老底”的朋友,已被气得满脸通红。

第三种是过分要求:

比如让教语文的亲戚“顺便”给孩子辅导作文;让做律师的兄弟“顺手”给自己打个官司。

他们把这些要求视为理所当然,一旦对方拒绝,就会愤然吐槽:

“这点忙都不帮,真不够意思!”

最后一种是“热心”建议:

这类人最喜欢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对家人朋友的工作或生活方式给予“全方位指导”:

找什么对象更合适,做什么工作更舒心,什么时候该恋爱结婚生子,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纵观这四种喜欢“越界式聊天”的人,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共通之处:

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清晰界限,不知道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要求不该提。

著名商学院创始人刘润告诉我们,拥有边界感的核心要求,首先要识别什么是边界;

其次要懂得“在边界内做事,如果越界,需要征得对方同意”这个基本礼仪。

刚出生的婴儿就没有边界感,他会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等他长大后,边界感才会逐渐形成。

但是有些人虽然已成年,但在心理上依然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边界,什么是别人的界限。

比如喜欢打探隐私的人,就不懂得喜欢刨根问底是对别人的一种冒犯;

习惯乱开玩笑的人也不知道,玩笑一定要对方觉得好笑才叫玩笑;

总爱过分要求的人也从未想过,无论找别人帮忙做什么,都会耗时耗力;从来就没有什么“顺便”和“顺手”,别人愿意帮忙是情分,不愿帮忙是本分。

你看,所谓的“习惯性越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只顾自己感受的“巨婴”心态,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畸形思维。

这就是一种病,得治。

梁实秋说:“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离,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

人与人相处,如果都能保持一份清晰的分寸感,就会特别自在舒心。

国画大师黄永玉和作家钱钟书曾经是邻居,两家相隔的距离不超过200米,但他们从不会轻易打扰对方。

钱钟书专心写稿时,黄永玉深知他不喜欢被人打扰,所以即便有时很想找他聊天,也会忍住很少登门。

只有在老家的人送来家乡特产时,他才会给钱钟书送去。

为避免打扰他,黄永玉还会事先打个电话,然后把东西送到门口就悄悄回去。

而钱钟书想要去黄永玉家拜访时,也通常会先询问对方是否有空,然后再按约定时间前往。

两人比邻而居数十年,虽然见面次数屈指可数,但他们的友谊却延续了数十年。

作家毕淑敏说:

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

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一定是熟不逾矩、葆有分寸。

在人际交往中,越懂得分寸的感情往往越长久;越习惯越界的关系,常常越容易分崩离析。

三毛有一段话堪称人间清醒: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

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一个人的处世方式和言谈举止,最容易暴露他的层次和素养。

口无遮拦的人,通常缺乏自省的认知和习惯;

出言不逊的人,往往不懂换位思考,也毫无悲悯的情怀。

毫无边界感的人,通常与人一相处,就容易产生是非和摩擦。

而当我们能在一段关系中懂得保持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也就能避免90%的人际矛盾。

有人说,所谓的边界感,就是知道自己能在哪些范围内做事,也知道别人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做事。

适可而止的分寸感最舒适,葆有清晰边界的感情最长久。

无论关系亲疏远近,我们都应该守住与别人交往的界限。

而保持边界感最好的做法,无非是做到“4不”——

不打探隐私,不乱开玩笑,不过度热心,不过分要求。

把握好彼此的距离,亲而有间、进退有度,才是一段关系最美好而长久的模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1665.html

(0)
1523402133@qq.com1523402133@qq.com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