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中年方明白,父母才是世上最“薄情”之人

自古以来,人们对父母之爱总是溢美之辞,将其视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情感。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孝顺父母、报答生养之恩。直到长大工作、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后,我们才真正理解父母对子女的那份伟大的牺牲和无私的爱。

然而,等到我们真的步入中年,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这时我们才猛然发现,父母对子女的爱情,在某些方面竟然是如此的”薄情”和不近人情。这种”薄情”不是在贬低父母对子女的情感,而是父母为了子女,愿意做出种种看似”薄情”的行为。

一、不给子女太多钱财,父母最”薄财”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看到父母为了给我们最好的生活而拼命赚钱。他们忍受寒暑劳作,常年在外打拼,就是希望孩子们可以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然而当我们步入中年,有能力赚钱养家后,父母的做法似乎就”反其道而行之”了。

父母总是对子女的财务”守口如瓶”。他们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舍不得给予太多的经济资助。有时候,即使子女遇到一些短期的财务周转困难,父母也会步步为难、极力回避。

这并非说父母小气吝啬,而是出于一种更高的爱。他们深知过多的财富反而会让子女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因而刻意”薄财”以资儿女奋斗。是中年才能理解,父母财务上的”小心眼”,其实是希望子女保持上进心和奋斗精神。

二、不给子女太多关爱,父母最”薄爱”

小时候,父母是如何疼爱和宠溺我们的。只要一个小小的伤风感冒就会被父母悉心照料,无微不至。他们总是尽心竭力地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和要求,给予我们全部的爱。

然而等到人过了中年,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们发现父母对孙子孙女的爱是如此”薄爱”。他们对孙儿辈的生活起居只是漫不经心地关注一下,即使孙儿生了小病,也只是嘘寒问暖而已,从不会过多地操心干涉。

表面上看,父母对孙儿辈的爱似乎太过”冷漠”甚至”薄情”。但实际上,这正是父母最高明的用心良苦。他们深知过分溺爱孙儿会破坏孩子们亲自教育孩子的决心,从而流于纵容走向歧途。所以宁愿做出一副”薄爱”的冷淡模样,也要给孩子们树立应有的家教家风。

三、不对子女过多指手画脚,父母最”薄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青春期时父母总是对自己百般唠叨、指手画脚的行为让我们感到反感和厌烦。我们只希望父母能少管闲事,让我们自由自在地生活。但真正到了中年后,我们却恍然发现,父母对我们已是如此的”薄训”了。

父母几乎从来不会对子女的生活、事业、婚姻等提出任何意见和看法。即使我们做错了什么或遇到了困难,父母也只是一声”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就一走了之,不闻丝毫”说教”。

父母之所以如此”薄训”,其实也是出于一种关爱。他们渐渐懂得,过多的说教只会让人反感,从而疏远子女的心。与其如此,倒不如选择”熟视无睹”、”无为而治”,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让他们在亲身体会中汲取教训和经验。

四、常予子女压力,父母最”薄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父母给子女施加极大的生活压力。为了让孩子一臂之力,他们或是推崇”虎妈”,或是严格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子女的整个人生似乎都被父母的期望所主宰。

然而等到自己过了中年,却发现父母给予子女的压力是如此”薄压”了。不管子女的生活状态如何,父母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即便子女步入中年仍未满足父母当年的期望,也从不会多加评论,而是选择认真含蓄地鼓励子女。

这种”薄压”并非表明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恰恰相反。父母知道人生早已不受驱使,只有允许子女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以顺其自然的方式,才能让子女获得真正的幸福。

由此可见,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何等高明,其”薄情”用心良苦背后,都蕴含着最高明的教育哲学。等到我们过了中年,再回头看待父母的一举一动,对于他们表现出的”薄情”才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所谓”薄情”,其实是父母一种融智慧和哲理于爱的形式,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家长之爱。父母从不吝啬自己的爱,也从未薄待过子女半分。他们对子女的爱,只是在表现形式和方法上经过深思熟虑,以一种最大限度让子女快乐成长的方式去爱。

所以,即使我们过了中年,看到父母对我们的”薄情”时也没有任何理由生出怨恨之心。相反,我们应该感谢父母在”薄情”之下的种种用心良苦,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无上大爱。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了这种”薄情”的哲理,才算是真正理解了父母之爱,也才能在将来更好地去薪火相传、教育下一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1748.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