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好的活法:寡

人生在世,总有一种最好的活法。对于我而言,这种最佳活法就是”寡”——简单朴实,少欲知足,安贫乐道,宁静自在。追求内心的富足和自由,而不是外物的拥有,这才是人生至高无上的活法。

说到”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贫穷”和”缺乏”。其实并非如此,寡不等于贫,它代表的是一种高于金钱物质的生活态度和智慧层次。一个人即便家徒四壁,只要他内心富足,就比许多暴发户活得更加自在逍遥。

不信吗?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从古至今,许多举世无双的智者高人,都是寡而活得从容、成就非凡的。我以为,他们的生活才是真正人生的至高典范。

比如先看一看孔子。孔子倡导的”温、良、恭、俭、让”的中庸之道,就体现了一种寡淡率真的生活观。孔子信奉”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理念,他对地位富贵毫不在意,而只在意修身养性;他从不虚荣,也从不奢靡,骨子里贯穿着一股寡欲淡泊的品格。

虽然生平绝大多数时间孔子都是寂寂无名,但正是因为这种寡而淡泊的生活态度,才使他能够安贫乐道,真心实意地以教书育人为乐。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他的每一分一秒都用在了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业上。而这一切,也正源于他寡而淡泊的生活智慧。

再看看老子的《道德经》,那无一处不是在宣扬”寡”的处世哲理。”绝学无忧”、”无欲则静”、”贵以寡为事”、”祸莫大于不知足”等等古训格言,都蕴含着同一条主旨:追求知足常乐、安贫守分的生活态度。

很明显,老子主张人们应当摆脱功名利禄的桎梏,摒弃物质世界的纷扰和熙攘,内心保持超然物外的淡薄之境。老子是用”寡”的法宝,让”道”这种至高无上的生命价值观得以发扬光大。可以说,即使是在万贯家财的环境里,老子也会过着寡而淡泊的生活。

我相信,只有通过”寡”这种处世态度,才能真正达到”道”那种超然自在、包罗万象的生命境界。因为唯有寡,才能让人们远离欲望的纷扰和物质的羁绊,从而以纯洁无染的视角审视整个人生。

同理,我们再回顾历史上那些高僧大德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现”寡”这种活法根本就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当我们想象那种远离红尘的高僧形象时,都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清贫”、”淡泊”、”出淤泥而不染”等等字眼。

正是由于这种处世之道的存在,佛教才能在一种崇高的寡淡理念中扎根生存了几千年。僧侣们以”贪嗔痴”三毒为戒,远离名利场,踌躇满志地活在寡中,所以才能寻获永恒的心灵解脱和安宁。可以说,”寡”正是佛家智慧的精髓所在。

如果一个人追求名缰利锁,迷恋奢靡享乐,他注定没有办法过上宁静清闲的生活。但如果他能以”寡”的智慧做指引,远离一切外物的束缚,心里就会住进永恒的宁静和自由。他将不再为任何利益所牵扯,不再为任何得失所困扰,从而达到人生最高的彻悟和解脱。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太过消极颓废。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寡淡并非消极,而是更高层次的生活态度和境界。这不仅需要强大的意志和坚韧,更需要智慧和修养。一个人如果无限制地放纵欲望、追逐红尘,反倒才是消极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寡有助于给人类生命赋予最本真的东西,让我们拥有一个清醒和超脱的内心。毕竟精神层面的富足,永远高于一切外在的拥有。物质上的满足只是表面的快乐,真正的幸福还需要内心更加丰盈和升华。

一个追求寡淡的人,他的内心是无比丰盈而富足的。因为寡淡生活,意味着心无旁骛、专注当下,意味着远离烦扰、超凡脱俗,意味着淡然处之、自在逍遥。所以他们才能在大智若愚中,把生命活得深邃而高远。

比如说苏轼,虽然一生颠沛流离,到死依然无家可归,但他却活出了一种寡淡而自在的高尚人生。他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概括这种活法,又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显而易见,寡淡淡泊的活法正是他人生的真谛所在。

所以我也向往这样的生活,一种离尘不染、了无罣碍的寡淡生活。它不需要多少外在物质的享受,没有名利场上的压力和桎梏,我们可以尽情地追求内心的丰盈,活出宽广胸襟和睿智模样,做人生的自由主宰。

当然,过于偏执地追求”寡”,也会让自己陷入无谓的消极和颓废。我们应该在世俗和理想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可以寡然安贫,又能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比如让朱熹这样的儒者,在贫困的环境下依然潜心学问治学,最后成就了大儒的丰功绩业。

寡,不是无所事事的冷漠和退隐,而是一种心怀天下、与天地合一的高尚人生态度。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寡以处众、寡然独往,静观天地沧桑,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那才真正是最高贵和自在的活法。

所以,活着并非单单追求外在的拥有,我们更应当追求内心的富足和解脱。而寡淡正是最高明的活法,它远离了物质世界的尘嚣喧哗,又能让我们在淡泊宁静中获得宇宙的壮阔与自在。寡淡人生,自由自在,心灵富足,正是我这一生追求的最高人生价值和处世哲理。

在这个浮躁纷扰的时代,谁能以寡的智慧处世,谁就能摆脱世俗的桎梏,活出宁静自在、高贵从容的人生。让我们一起珍惜眼下,用智慧淬炼内心,寡而淡泊,岂不美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2858.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