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工作中内卷,其实就是倒逼自己在突破中成长

“兵凿越锥,气盈则鸣”。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一种在逆境中砥砺自我、突破重围的斗志。然而在当下内卷横行的职场,人们对于”锥”的认知却有些偏颇。很多人将大好年华浪费在了无谓的加班和攀比之中,企图通过内耗的方式突破”锥”的束缚,可终究是自我消耗而非自我超越。

在身心俱备的侵蚀下,职场人们的精神世界日渐压抑,生活也失去了应有的韵味和意义。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锥”,我们又当如何珍惜并用尽自身的”锐气”去突破它,成就非凡的职业人生呢?

一. 不为”卷”所困,直视工作之本源

“治世之道,视民如伤,视民如孺子。”在古人的眼中,为民谋利是包罗万象的根本。我们职场人的工作,实则亦师古训,应如此问心无愧。

工作的初衷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社会价值、增加社会财富。可是如果我们被无尽的竞相攀比所缠绕,注意力便会完全被表象所牵引,而忽视了工作的本质意义。

昔时,商鞅推行的”身体力役”的做法就是要人们将全部精力投注在创造价值的实务之上。若是有谁利用权力进行无谓的争斗,必将受到严惩。反观今日,贪图虚名而刻意加班加点、争权夺利之徒反倒被推崇备至,这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每个人都应回归工作的初心,即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专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创造价值方面。一旦我们没有被浮躁的现象所迷惑,心境就会平和,工作自然事半功倍。

二. 见贤思齐,以超卓者为楷模

“君子穷则独善其身,遇到不文乱之世,能移风易俗”。循规蹈矩并非英雄远征之路,与其盲目跟随和攀比同侪,不如学习那些国手大家,力争成为思想和智慧的领袖。

BCG公司的合伙人们就是典型的佼佼者。他们再忙也坚持每天查看新发表的学术论文,以求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些同行则只顾着在办公室厮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不但未有长进,反而被BCG渐行渐远。

果真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所言。一个人只有始终怀着一颗谦逊好学的心,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大潮中永不沉沦。

三. 重在久久为功,勿因囿于一隅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内卷的弊端在于人们只注重眼前的所作所为,而忽视了对长远大势的把控和深思熟虑。

工作的道路漫漫,我们应敦行大智若愚的教诲,保持战略定力,在操作层面上灵活因时制宜,但在战略方向上决不能被短视所惑。

就如同著名的”狄更斯法则”所言:”做正确的事,比把事做正确更重要”。我们不应被眼下的战绩与个人得失所束缚,而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作出当下正确的选择和努力,方能在漫长的大道上不断升级,取得事业的最高成就。

四. 向异璞玉开新疆,勿为迂阔大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味追求刚愎自用的专业技能并不能真正突破重围,关键还在于自知之明,保持开阔的胸襟,不断学习新知。

民间有句古语:”迂阔大怀”。指的是那些只满足于管理日常事务,而没有远见和大志气的庸人。可见开疆拓土的先决条件实乃广纳睿智,明大体大趋势。

试观那些世代闻名的伟人,不论是亚里士多德、康熙皇帝还是爱因斯坦,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的化身,视野宏大,对接全世界的知识与思想。

五. 长风陈词,积厚成薄之道

“百川东注须弥,非一日之功”。工作的成就往往来自于潜移默化的持之以恒。我们不应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踏步前行,让干苦使苦在繁琐中慢慢累积,最终化为巨大的能量和成就。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句诗凝聚了古人在循环往复的劳作中追求卓越的睿智。可见,久久为功方能登峰造极,坐等”锐气”倾泻而出。

当我们保持耐心和恒心,不被表象所惑,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即使面对当下的艰难”锥阻”,亦终将在不知不觉间突破重围,成就别样人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4027.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