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最大的恶意,往往不是来自陌生人,而是身边人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句出自《礼记》的古训启示我们,君子心存敬畏之心,小人却往往滥尽私欲,行径卑劣。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最应当防范的恶意,却未必来自陌路之人,反而更多是出于最亲近的人。

一、亲朋好友间的恶意

“朋友妒忌小人多,防熟路公公。”这句俗语道出了人们对于亲朋好友的防范之心。一旦与人过从甚密,彼此之间的竞争和嫉妒就会渐渐滋生,最终酝酿出种种不可告人的恶意。

比如有的朋友明面上对你祝贺有加,私下里却是暗地里阻挠你的前程;又或者顶头上司对你青睐有加,于是便引起其他同事的猜忌和勾心斗角。有时候,同桌同学之间也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变成冤冤相报的局面。

一旦亲密关系出现裂缝,那些曾经的好友就可能变成你的劲敌和对手,暗中给你使绊子、下绊套、暗算……如果贸然相信对方,很可能会落入陷阱。所以古训教诲我们”畛域不加疆,朋党不相党”,意思是要保持距离,防患于未然。

二、家人之间的恶意

“患生于亲疏,祸起于家室”。我们期望来自亲人的温暖和理解,可现实中家庭纠葛往往会让人身心俱疲。比如夫妻之间的冷战对垒、子女对父母的不理解和反抗、姻亲家族之间的利益纷争等等,都可能在家中酝酿出难以想象的恶意。

中国古代就有诸多忒凤反哺、岂有此理的典故。而现代家庭中,一些人也会无耻地向年迈的父母伸手要钱财,或者为了房产继承而捅刀子对亲人行不轨。可谓”剜肤之痛,骨肉相残”,简直比受外人的伤害还要折磨痛苦万分。

故而古训教导我们”重于泰山者其身”,要高度重视家人和亲朋之间的关系修复,不使矛盾激化。《诗经》中也说”亲亲而疏之,疏之威之。”我们要敬畏亲情的纽带,尽量避免让亲人成为最大的伤害源头。

三、师生之间的恶意

“好为人师,能为人师”,教书育人本是人之大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也存在着种种恶意和权力的操纵。比如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人身伤害和精神虐待、索要钱财等等。

古人早就教诲过”师长之惑,无贰无对”。意思是说师长的错误我们绝不能顶撞,更不能做出过分的对抗,那样只会伤了和气。作为学生,即便遭受了师长的恶意对待,也要保持克制和理性。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原本是人之大德。但现实往往因为彼此的恶意而走样,甚至演变成了一种攻守同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为人处世上多一些反思和修养,方能避免师生恶意对立的发生。

四、陌生人间的恶意

与最亲密的人相比,陌生人之间的恶意反而较少一些。因为大家之间缺乏利益纠葛,也很少会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巨大的摩擦。不过,一旦双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利害冲突,或是处于格格不入的场合,陌生人施加的恶意就会显得尤为严酷和狠毒。

比如在校园中,一些陌生的同龄人就会严重霸凌弱小同学;在网络上,一些人总是习惯用极尽恶毒的语言攻击异见者;在街头巷尾,扒手和行骗分子为了一己之私,也往往会不择手段伤害他人。

《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我们不愿意受到伤害,就也不要去伤害别人。可惜在一些陌生环境下,人们往往很容易放纵自己的恶意,肆无忌惮地伤害他人。我们只有努力培养高尚的品德,才能避免在与陌生人交往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五、自我的恶意

“自省其身多过于人”。除了要防范外部的恶意侵害之外,我们同样要注意来自自我的恶意。比如说一些负面情绪、不良习惯和自我放纵。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失去管控,便很容易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比如一时冲动下的犯罪行为、对亲朋好友的背叛和伤害等,都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所以古训教导我们”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善良的人终将得到回报,而恶意之人最终也难逃恶果。

正所谓”仁者见之谓仁,智者见之谓智”。一个人的善意和恶意都写在自己的脸上和行为中。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我修养和行为操守,不给自己和他人增添恶意的痛苦。

生活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当我们用善意对待他人,自然也能得到善意的回馈;反之,若是我们怀揣恶意伤害他人,同样也会受到严厉的还击和伤害。所以我们更需要用智慧修炼自己的品性操守,用善意涵养天下万物,方能避免陷入恶意的泥淖。

古人常说:”君子有终身之好,小人有一世之乐。”善良正直的人会得到长久的欢愉和美好;而那些怀揣恶意的人,终将在短暂的糜烂生活后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份古训不啻是对我们的最大启示和忠告。

人之初,性本善。然而随着生活的摩擦和磨难,内心深处的恶意也会渐渐滋生。我们应当用高尚的品德和智慧驯服这份恶意,化解身边人的不理解和恶意,避免陷入伤害的泥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见微知著”的人生境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4076.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