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何才能开窍,变得特别厉害

“识之所至,即天人之际。”这是《周易》中对人生”开窍”境界的形象描述。意思是说,当我们的认知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层次,人生也就真正获得了开悟。那么,作为普通人,要如何才能在生命的道路上不断开窍,变得特别厉害呢?这个问题其实并无标准答案,但从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启示。

披荆斩棘砺身心

开窍变强,首先需要从磨练自身做起。只有经历了艰难磨砺的过程,我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全面锤炼,为日后的开窍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一颗永不止步的决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历练自我。

这一点,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就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在《道德经》中,他写道:”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可为而为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说,如果想要获得天下至坚不摧的力量,就必须先放下一切主观执念,踏踏实实地锻炼自身,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正是人生开窍的根本所在。

而到了宋代,周敦颐又对此有了新的诠释。他说:”积士以为民隆,积钱以为私富。”直白地讲,就是一个人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须不断努力奋斗,积累阅历和经验,而不能满足于一时的小富小贵。这实际上也是在指出,要想开窍变强,唯有披荆斩棘、砺身心才是不二法门。

身临其境、历尽艰阻,对于一个人来说绝非易事。但儒家的大儒张载就曾如此训诫后人:”临亿则惧于祸,违亿则劳于途。”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对前方可能出现的危机和困难心存恐惧,生怕历经艰辛,那必将一事无成。反之,如果我们勇于临阵,即便途中艰难万分也在所不惧,定能无往而不利。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变得特别厉害、获得人生的开悟,无疑需要有一颗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决心。必须时刻怀着一份乘风破浪的豪情,才能在披荆斩棘的历练中砺身心,为开窍奠定坚实基础。正如陆游诗云:”但能从心所欲,随分击楫争流”。只要牢记这份壮志,我们必将在磨砺中获得真正的开悟。

虚心谦逊学习吸纳

一个人想要开窍变强,除了要历经磨砺之外,还需要怀有谦逊虚心、努力学习的态度,用开放的胸襟去吸纳各路智慧,方能获得持续进步。正所谓”盲者无凭,杖者无戗”。唯有摒弃骄狂自负的习气,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登临开窍的巅峰。

早在战国时期,老子就已经为我们指出了这条谦逊学习之路。在《道德经》中,他明确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段话的启示在于,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力量,关键就在于虚心好学,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更重要的是要时刻反观自身、战胜自我的缺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后来的儒家大师们也都沿袭了这份谦逊学习的智慧。孟子曾言:”学孟焉,学孟焉。”意思是要以谦逊好学的姿态,虚心向他人学习。而这正是他在弱冠之年便能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所在。

到了宋代,程颐的这番话更是将其阐述得明明白白:”举凡杂糅,无非摄自性情…学究其理,以格我所短,非他物也。”意思是说,我们应该虚心向所学的理论和知识中汲取养分,以此弥补自身的短板和不足,而不应将其视为外物、加以排斥。可见,古人之所以能获得非凡的成就,正是因为怀有这样一份谦逊虚心的学习态度,用开放包容的姿态去吸纳外界的一切智慧启迪。

回望我们自己,是否有太多时候都止步于已有的小成便自满了呢?是否对于外界的种种意见忽视有加,从未虚心吸纳呢?如果我们因此骄傲自满、固步自封,那就注定无法持续进步,更不用说获得开窍的契机了。优秀如尼科洛·德·库萨这样的物理学家,即便取得了如此非凡的成就,也从未放松过对知识的渴求,一直保持着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

所以,除了要经历磨砺的洗礼,我们每个人还需怀有谦逊虚心的态度,用开放的胸襟去学习和吸纳各路智慧,这样我们才能在持续精进中悟透人生的真谛,获得开窍的巅峰力量。一味固步自封、狂妄自大,注定只会令人止步不前,永远无法触及人生的最高境界。

悟入本质开启新视野

一个人要想获得开窍,除了历经磨砺、虚心学习之外,最为关键的是要努力悟入事物的本质,从而开启全新的视野和认知领域。这其实是所谓”开窍”最根本的内涵所在。只有真正洞见到事物的本质,我们才能触及至高无上的”天人合一”境界。

让我们先看看《道德经》中老子是如何阐释这一点的。他曾说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妥牝,后稚迷。”这番话的比喻非常生动,意思是说如果执持着最根本的大道,就能驾驭万物而毫发无伤。反之,如果只是迷恋那些表象、流于肤浅,就只能徒劳无益,陷于迷津。可见,要想真正开窍获得大智大勇,必须先悟入事物的本质和根源,而不是被表象所迷惑。

这一理念在后世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家张载就曾指出:”格物而后知至理,至理而后心服。”意思是说,我们必须先从审视具体的事物做起,了解它们的本质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悟入至理,从而洞见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达到服膺于心的理想境界。

抑或是程颐的”格物窥理”思想,也都在诠释着这个核心理念。如果我们固步自封、迷失于肤浅的表象,就永远无法开窍,也就难以真正掌控这个世界的本源。唯有用开阔的视野和坚韧的毅力不断求索,我们才能真正突破平庸的藩篱,悟入事物的本质,从而开启源于智慧的全新视界。

这正如大家所熟知的牛顿在获得开窍境界时的感喟一般:”我就像一个站在海边的孩子,捡到比别人的贝壳漂亮一点而已。”华罗庚也曾自谦说过:”我不过是捡来一点狗尿尿的,谁想为中国数学做点微小事罢了。”这种谦逊的至理名言,正是他们在悟入事物本质后,获得开悟的真实写照。他们看似辉煌的成就,其实只是触及到了知识浩瀚无垠的一小部分而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完成了对事物根源和真理的彻底认知。

所以,一个人要想真正开窍,不仅需要勇敢地历经艰难磨砺、虚心学习汲取养分,更要努力突破肤浅的现象层面,沉潜思索、深入钻研,真正悟入事物的本源和本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智慧的开窍,洞察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从而提升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成为人生理想中的”特别厉害”的存在。

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开窍自然也不是一件易事。我们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在历经磨砺、虚心学习、悟入本质之后,真正触及那个至高无上的开悟境界。

孟子就曾对此有过精辟阐述,他说:”尽心则虚,虚则条然,条然则有能开窍。”这番话极为含蓄,其中的重点在于”尽心”,意思是说只有用尽全力、持之以恒,我们才能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不断求索突破,才能最终获得开窍的契机。否则,如果半途而废、三心二意,即便曾经触及了真理的冰山一角,也终将失去获得开悟的希望。

而在《周易》中,也留下了同样的警世箴言:”始能事物,毕能笑天地而戏乾戈矣。”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终将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大有作为,最终获得开悟的至高境界,与天地万物调笑自如。但如果半途而废、止步不前,就只能止步于平庸,永远无缘触及那个人生的最高峰。

程颐曾这样解读:”学子之志,力求上进,家家克终,师师 Chong 头。而奇志薄举,肸歌淅沥,便置之于泫。”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学子,要怀有不屈不挠的决心,坚韧不拔、永不言败,这样终将在人生的道路上突破层层障碍,达到事之所极。可倘若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就只能始终徘徊在表层,永远无法获得应有的成就。

可见,一个人要想变得特别厉害、真正开悟,除了需要历练淬火、虚心学习、洞见本质之外,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永不言败、持之以恒。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依靠着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而获得的。所谓开窍就是来之不易,如果我们半途而废、止步不前,就只能止步于平庸,永无开悟的希望。

正如《礼记·大学》中所说的那样:”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扥术以事父母,恭敬以侍父兄,从饬于长,则天之道,不關不祖,人之极矣。”获得开窍是人生的最高成就,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怀着谦恭有礼、坚韧不拔的决心,在自己的本分工作中精益求精,这样终将在持之以恒中豁然贯通,登临人生的至高峰。

总之,想要开窍变得特别厉害,我们每个人都要历经艰难的洗礼,永怀谦逊好学的态度,勇于突破认知边界,悟入事物的本质和真理。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用永不言败的决心和勇气去完成对人生真理的不懈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开窍的至高契机,洞见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达到与天人合一的人生巅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4129.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