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感恩一生,留深刻智慧

对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我们往往更容易关注他们的政绩或军功,而忽略了他们留下的其他智慧财富。然而只有结合这些睿智的语录和箴言,我们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物的内在品德和思想高度。

就拿曹魏时期著名的谋主司马懿来说吧。作为曹操麾下的智囊,他一生经历了无数戎马倥偬,从平凡走向权力巅峰。但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争斗重重的时代,他却能时时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并由此升华出一种卓尔不群的人生智慧。这份智慧不仅昭示了他宽广的胸怀,更值得我们当代人深思。

感恩为人的平凡,从而珍视当下

“生亦何喜,死亦何苦?”这是司马懿常常对身边的朋友和门生说的一句话。从表面来看,它似乎有些消极和厌世的意味。但其实,这正是司马懿对平凡生命的一种感恩和珍视。

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倾向,总是眷恋那些富贵繁华、地位崇高的景致,而忽视了自身平凡生活的可贵。但正如司马懿所言,生于这个世间本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既无喜也无忧。崇高者易骄纵而堕落,平凡者更易于自守而安身。

只有认清了生命的平凡本质,并由衷地去感恩它,我们才能珍惜眼下的一切,从而过上淡泊宁静的好日子。否则贪图虚名和地位,反而会让生命在欲壑难填中走向迷失。

正因为怀着这样一份平凡的感恩之心,司马懿才能在钻营权力的同时保持内心的清明,最终一路青云直上,最终执掌大权而不馁。

感恩所遇的挫折,从而提高生命高度

除了感恩平凡的本源,司马懿还在生命的关键时刻感恩了一回所遭受的挫折。当他刚刚被召入曹府时,就曾遭到曹操和许多人的质疑和嘲笑。他们认为这个出身寒微的人注定无法靠才能出人头地。然而司马懿并未对此耿耿于怀,反而在着《潜虚篇》中说道:”勿嫌弃褐人,勿汲汲其明”。

这番话的寓意正是在感恩那些质疑和不被看好。因为正是这些来自外界的一再挫折和激励,才让司马懿一次次超越了自我,从平凡走向非凡。不经历这些风雨,又怎能铸就大智若愚的睿智呢?

由此可见,面对挫折,司马懿并没有选择逃避和叫苦不迭,而是主动去感恩它、理解它、超越它。这正是他人生智慧的来源所在,也正是这份坦然乃至超脱的姿态,让他在生命最后时刻仍能保持基于对生死看淡的淡定。

感恩世间的美好,取之有道

从司马懿的话语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对于世间之美好的一份感恩之情。诗云:”草木岂与人恩?托身何所不资。”这正是反映了他对万物的感恩态度。

具体来说,比如他在论及吃喝这一切世间美物时,并未像大多数人那样贪婪无度,反而劝诫后世要”度物有惭”,即以有节制的心态去取之。对于一些危险重大的事物,司马懿同样不曾轻易涉足,而是强调了”戡乱同分,付馀一体”的原则,意为要辨明轻重缓急,有先后次序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这种对待世间美好的有度有节,正是源于他内心对一切美物的存在都怀有一份感恩之心。既感恩美好的馈赠,又不贪恋其中,以至于迷失了自我。这份禀性,不仅让他在生活中过得淡泊而有度,更让他在人生最后时刻,能淡然一笑而死,真正做到了”宁作尘埃,不为木铎”的至高境界。

更为显著的是,司马懿甚至还把这种感恩之心主动投射到了人际交往的领域。他曾语重心长地说过:”交游莫惮疏,为学不观浅。”意即无论是与谁接触,都不应过于看重对方的门户渊源,而是以开诚布公的胸襟去结交朋友。

可见他内心不仅感恩美好的事物,就连结交友人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也同样秉持着感恩和虚怀的态度。正是这种沟通世间万物的胸怀,才让司马懿能够在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里,依旧保持着豁达而淡然的从容。

感恩时间的有限,从而留下生命真谛

或许更让人感受到司马懿睿智的,是他对时间有限这一事实的深入领悟和感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终身一世,莫非岁月。这是他生命最后时刻的一番话,意为世上没有永恒长存的事物,生命本就是短暂的,所以要尽其所有而活。

这句话的背后,正是司马懿对时间流逝这一无常现象的深刻体悟,并因此而产生了主动感恩珍惜的情怀。因为正是时间的有限,生命才显得如此可贵和值得珍惜。譬如生命中每一个时间段,每一次经历,每一次际遇,无不在提醒我们要倍加珍惜和感恩。

所以司马懿时常对身边人叮嘱:”勿嫌弃衰酷,勿厌改孳蠹。”意为不要嫌弃生命的峥嵘跌宕,也无需顾虑生老病死的无情更替。关键在于要用感恩的心态好好珍惜每时每刻,好好活出自我。这正是他晚年时候最为深刻的人生总结。

事实上,看似平凡的感恩之心,正是司马懿内在大智慧得以升华的根基。当我们由衷地去感恩生命中的平凡、挫折、美好和时间的有限,自然就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从而过上淡泊宁静、心怀大智的人生。

正如传记中记载的那样,司马懿生前最后时光让人难以忘记:”屡陪清话,聆音不暇。”无论是否推心置腹、与人无所不谈,都成为他生命最后的精神追求。也正是源于对时间有限的感恩,他才能做到如此坦然淡定地对待生死,并在这其中留下人生的至高感悟。

弥留之际,司马懿懿以究天人之际,遗世绝唱,反复吟诵”富贵非干谒,鲤鱼何咸池”两句古诗,用这两句至理名言作为人生的终点句。可见其心境之超然、睿智之宽广,已经完全放下了世间一切的名利和执念,达到了真正的”归根”与”浪迹天地”的境界。这正是一个睿智者面对生命最后时刻,理应拥有的从容淡定。

感恩一切,心怀智慧

当司马懿最终离世的时候,终年72岁。传说他一手遗编了三部著作,分别为《诗钞》、《穰侔》、《详术》,共78万字。而这其中所蕴含的正是他一生的感恩之道和人生睿智。

作为一个立足世俗却又超凌于世俗之上的人物,司马懿正是用他这份感恩之心,铺就了一生的从容与大智。感恩平凡而知足,感恩挫折而自省,感恩美好而有节,感恩时光而活出真理。这一切,都让他在处于权力核心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淡泊宁静的品格操守,绝对是难能可贵的。

而这种感恩之心和超脱的智慧,也正是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最缺乏但又最需要领悟和学习的了。一个人能否真正活出精神的丰裕和生命的意义,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一份感恩和包容的心怀。当我们学会像司马懿一样感恩眼前的一切时,生活自然就会活出它应有的神韵和质地。

所以,让我们一同努力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验生命的点点滴滴,去感受世间的美好与不美好。既往已去,风云变换,这个世界终将翻手为云雨。惟有心怀感恩,生活方能无畏无惧,活出一番不同凡响的精神高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5445.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