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贵是教养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高贵往往指的是门阀世家、权贵子弟、财富地位等等。但其实,这种基于外在条件的”高贵”不过是表面的、浅薄的。真正内在的高贵品质,并不需要依靠金钱或身份地位来体现,而是一种源于修养和人格力量的教养底蕴。

一个拥有良好教养的人,从举止谈吐到处事待人,都能展现出超凡高贵的内在品质。而那些囿于门户之见、拘泥于外表虚荣的人,则注定只能止步于一种世俗眼光下浅薄的”高贵”。所以说,真正的”高贵”不在于表面的光环和包装,而在于内心深处的那种不谙世事但风度翩翩的修养和涵养。

教养即正道,蕴含了诸多高贵品质

所谓”教养”,实际上是一个很广阔的范畴,包含着诸多值得学习和效仿的高贵品质。比如温文尔雅、为人谦逊、宽厚大度、知书达理以及处世大智若愚等等。这些品质无一不体现了一个人内在修养的高贵品格。

具体来说,温文尔雅不啻是教养的最好注脚。一个生性温文尔雅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场合都能彬彬有礼,礼貌亲和。他的谈吐言行不染丝毫的粗鄙低俗,而是能让人如沐春风。这种温文有礼的举止,正是高贵教养的外在流露。

再如为人谦逊、宽厚大度的品格。一个高贵有教养的人,从不会对自己的成就和地位骄傲或自满。他不仅在平日生活中行止谦逊谨慎,更能够宽宏大量、胸怀坦荡。这种内在的谦逊和大度,正是一种高贵的视野和格局的体现。相比之下,那些自负狭隘的人就显得小家子气和可笑了。

此外,知书达理、游学闲话也是一种显现教养的体现。一个经过良好教养的人,定然博览群书,对各种学识有着一定的见解。他们不仅在社交场合能侃侃而谈、谈吐不渝,更能在应酬之余洒脱谈论一些学理性的内容。人们与之交往,定能有许多知识上的裨益。反观那些只知挥霍挥金、耀武扬威的新贵子弟,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当然,高贵教养的体现还在于一种对生活和世事的大智若愚的处世哲学。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处事待人总是游刃有余,视若罔闻。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超脱和淡然,超越了一切世俗的偏见和芥蒂。面对困境能从容应对,面对赞誉能谦和有度,这才是高贵教养该有的底蕴。

对比那些虚荣浮夸、处事冲动的暴发户,在人们眼中又岂能称得上高贵呢?他们固然表面上光环万丈,实则内心之贫乏,同样暴露无遗。所以,真正的高贵教养,是一种内在的人格力量和智慧品位,远非表面的光鲜所能概括。

教养由内在而外在,贵乎修身

教养之所以能体现一个人的高贵品质,根源在于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涵养和习得。这与生俱来的家世背景或财富待遇截然不同,后者往往只能换来表面的虚华包装,而难以真正打造出高贵的气质和内在涵养。

要获得这种真正的高贵教养,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从内在入手修身养性。一个人只有先从自己扎根做起,提升内在的修养和品德,才能真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那种高贵的气度。如果一味追求外在虚荣,而忽视了内在的自我修养,那永远也只是一种虚有其表的做作。

所以,传统文化中常常强调要以”诚身修身”为先,也就是要从诚实做人、修身养性做起。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诚实和品德操守都做不到,又如何能修得高贵的教养呢?比如有的暴发户囿于物欲横流的思维,对权钱交加的现实世界毫无修身的自知之明,最终只能流于薄俗不堪。

相反,那些从小就受到良好家教和正规教育熏陶的人,从小就懂得如何处世为人,如何谦逊有礼,如何宽宏大度等等。这些高贵的品质便由内而外地渗透到他们的性情之中,真正成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和涵养。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就常常能看到一些世家子弟的高贵风范。他们不啻是一张张活教材,向我们展现了如何通过良好的教养修身养性,从而彰显出一种超凡高贵的气度。面对权贵高门他们从容淡定,面对平民百姓他们谦逊有礼,整个言行举止无不流露出一种真诚的大气。这种高贵品格,当然不是蓦然而至的,而是源于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教养的涵养和熏陶。

可见,高贵的修养无法指望通过一时的努力便能臻至化境,而是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自我修炼。就好比一杯香醇的美酒,需要历经岁月的发酵,方能酿制出醇香醇正的品质一般。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受到良好教养的熏陶,在诸如谦逊、理性、宽厚、雅量等高贵品质上不断修养提升,定能在世俗的污浊中修出一股高贵的品格本色。

教养在知行合一中睿智升华

然而,光是具备一个良好的教养底子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彰显出一种高贵的气度,仍然需要有所付诸实践。可以说,知行合一是教养真正升华为高贵品质的关键一步。

就好比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熏陶、专研历史典籍的读书人,如果只是空有其表、闭门造车,而缺乏实践历炼的过程,他终究难以真正体现出一种高贵的涵养。倒不如一个曾立足民间、亲历生活百态的普通人,反而更能从生活历练中积累起高贵的睿智来。这也是古人常说”识见不如亲历”的缘故。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最能体现高贵的教养品质者,往往正是一些饱经世故、岁月雕琢的智者。他们的高贵不仅来自于良好的教养底蕴,更来自于一种由岁月涵养出的睿智。世上很多处世谋士、济世名臣,正是因为拥有这种高贵的睿智品质,因而得以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虽然家学渊源、教养有素,但终其一生闭门著书、不通世故,那他的高贵教养终归只能止步于纸上谈兵的阶段。相比之下,一个曾遭遇过人生沧桑、经历过社会百态的智者,却能将高贵教养的内在品质与睿智的见识完美融合,真正活出一种高贵的人生。

正如历史上那些名垂青史的贤士一般,他们无一不是通过一番锤炼和实践,方才将高贵教养的品质发挥出无疑的人格魅力来。在他们那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睿智见解,更看到了一种不失分寸、游刃有余的高贵气度。这种气度,正是来自于一种彻底内化教养品性,并与智慧见解融会贯通的结果。

或许我们暂且还看不到自己高贵教养的模样,但只要沿着修身养性、积累阅历的路子去不懈努力,必然终有一日也能活出其中的睿智高贵来。高贵不啻是一个漫长的熏陶过程,需要我们一路扎实地坚持和耐心修炼,但只要我们秉持谦逊好学的态度,必然有一天也能在淬火重生中拥抱它。

高贵不在乎门户荫庇

由上述分析,我们已经窥见了真正高贵教养的内在品质和修炼历程。不难发现,高贵与否完全不在于一个人的门阀世家、财富地位等等。恰恰相反,唯有那些无旨虚荣的人,方能真正活出内在的高贵气度来。

这实在是与我们常见的一些所谓”高门贵胄”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权贵子弟往往因家世显赫、骄奢淫逸而自作高人,此等人只是一时的虚荣包装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真正的高贵气度。无怪乎古人常常教导我们”贵在师行,不在门阀”。

我们每个人只要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无论是平民还是贵胄,都终将能在不知不觉间活出一种超然脱俗的高贵气度来。至于那些因家世骄纵而放纵嚣张、做作的新贵,反而难以在泥淖中重新拾得高贵的风姿。这种近乎于病态的虚荣,与真正的高贵教养简直是背道而驰。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一个好的家教环境对培养高贵教养的确是一大助力。但家教和门阀毕竟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已,如果缺乏后天的自我修养,照样也难以呈现出真正的高贵气质。孔子正是出身寒微,却因为一生勤学好问、谦逊有礼,才最终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高贵典范。相比之下,难道当时一些门阀显赫但荒淫无度的子弟不更加暴发户一些吗?

其实,当我们将视线从高贵教养的外在包装上收回,着眼于内在本质的时候,很容易就能看到真正高贵的渊源。它并不稀罕金钱地位,也不在乎身份门阀,而更在于我们心中那一股孜孜不倦的修养力量。只有那些敞开胸襟、努力修炼的人,才最终能够超脱红尘、透过俗事的皮相,看到高贵的真谛所在。

一个拥有高贵教养的人,谈吐犹如潺潺流水,光洁温柔而又气度非凡;他的谦逊有度,不卑不亢,给人一种不染世俗的从容感觉。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和人物,他都能游刃有余、恬然从容,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睿智和品格。这才是真正的高贵,一种无关底层门户的精神气度。

结语:高贵自有蕴含其中

总而言之,所谓真正的高贵,并不在于一个人的门第富贵,更不在于那些外在的光环和包装。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扎实修养,一种逐步蕴育的智慧品格,一种内外兼修的人格魅力。可以说,高贵自有其蕴含在其中的深刻内涵。

高贵是一个漫长的涵养过程,需要我们从小就受良好家教熏陶,从中培养起谦逊、宽厚、温文尔雅等基本素养;随后还需要日积月累地自我修养,在生活历练和知识见识上精益求精;最终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才能将内在教养的种种高贵品质升华为真正的睿智和气度。

这条修养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磨炼和考验。但只要我们能恪守初心、勤于自省,定能终将内在的高贵外化为人格的光辉。到那时,不论身在何方,必将散发出一股高贵的气度,令人肃然起敬。而那些囿于门阀而虚妄卑浇的新贵,又怎及得上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5464.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