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状态:心静(好文)

自古以来,无论是在佛门还是世俗,人们总是把”静”视为一种境界和追求。古人云:”宁静方致远”。的确,越是内心宁静淡泊,越能洞见世间的本质,越能超然物外,把握人生真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静”呢?我以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心静”意味着内心澄明,无欲无求。

人之所有贪嗔痴,种种烦恼皆源于内心的躁动不安。一个人如果总是被七情六欲所牵扯,内心就会澌滟狂涌,日夜难以安宁。我们常说”扰扰攘攘”,正是指这种状态。

反之亦然。若能做到了无欲无求,恬淡自在,内心自然就会如一泓清水般清澈透明,恬静无波。从这个层面来看,”心静”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禅定,就如”湛然空阔,灵鑑常明”那般澄澈虚怀。

古时很多修行人就是这种心路历程。首先放下内心的一切妄想执念,通过苦修才逐步打磨出一颗宁静的心灵。其间的关键就在于首先要做到真正的”无欲”和”无求”。

否则,当我们贪得无厌、求而不得之时,内心怎能还保持澄明如镜?所以,第一步”心静”,便是我们内在净土的建立,意味着丢弃杂念,才能由浊而清。

人生就像一潭水,无论多么澄明湛蓝,只要一直被风雨扰动,终归还是会浑浊不清。而当我们学会了无欲无求,内心才能平和而宁静,成就水一般的澄明空灵。

其次,”心静”意味着心无所执,超脱红尘。

都说”心如捕影,念若恐怖”。这世间究竟什么才是真实可贵的呢?我们往往把自己生命全部的精力和价值,都寄托在一些人、事、物上,从而被现世的一切所束缚。

殊不知,这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转变的。今天的爱恨情仇,明天就会被尘世的风云吹散。执念于内,怎叶能够真正超脱呢?所以,学会”心静”,就是要领悟这个道理,真正就是心无所执。

大家都知道禅宗六祖慧能的那句至理名言:”何期自性,元无一物,那里来尘可染?”意思是说,这个世界本就是人心所造,根本便无所谓”好””坏”。我们只要放下内心的执着,就能从根本上解脱自己。

正是这份”心静”的觉悟,才让慧能祖师超越了己身的所见所闻,抛却一切物我执念,真正做到了”放下身心,自然无事”。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内心洒脱无执,我们才能跳出生命的樊笼,超脱过度,达至彻悟的境地。

世间再美的色相和激盪的矛盾,只要有了这份”心静如水”的本分,我们就能慧眼如炬,在万象里自在肆意,到达一种无我无执、无事无求的超然之境。

再次,”心静”意味着平和淡泊,不聚不散。

“心静”的另一种境界是淡泊有恒、不聚不散。这种心态与常人的喜怒哀乐、张弛有度迥然不同,是保持一份稳如泰山、冷静如水的超然心智。

佛门最推崇”中道”的胸怀。无论是悲还是喜,都应该以缓雅之态应对,把一切矛盾和挣扎都化解于无常的大智理。这种从容不迫的心态,正是”心静”的真正写照。

回看楚辞中屈原那首经典名篇《天问》:”心伪心术,窥荡心扉。月离于畴,火气当垂。心宽日旷,弗为劳疚。高余山冈,腾余云雾。”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然理性、豁达宽广的人生态度。

仅仅这几句话,就折射出一种高深的”心静”格调。面对自然万物,内心就应该如同那恬淡月光般清澈空明,丝毫不为红尘情爱的陷阱所束缚。心中的智慧如滚滚火阵,照亮整个宇宙;意识有如云雾朵朵,浩浩荡荡而自在自在。

这种人生的清净境界,便是纯然”心静”的体现。既不对任何事物依恋贪恋,也不会对现实执守痴迷,悲喜离合皆视之如云卷云舒,坦然自得。

我们虽然无法达到这种圆通无碍的禅境,但若能把内心的喜怒哀乐都冷却至恒温的状态,保持一份淡然处之的心态,何尝不是在尽己所能地追求”心静”呢?

今生我们虽然大多出身红尘,但若能努力达到一个平心静气的状态,也可算是小小实践了一回”心静”之道。心地每宽阔一分,我们就离这个理想境界更接近一步。

再者,”心静”意味着行为谦卑,生活自知。

古语有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确,一个真正做到”心静”的人,行为上都应该谦逊有礼,亦正亦雅。这种超然气度,自然就衍伸生出一种自我认识和生活体认。

“心静”如何体现在生活之中呢?正如禅师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但凡寻常一吃一喝,他们总能做到小心翼翼、游刃有馀。不但服服帖帖,毫无骄矜之态,而且干干净净,无半分飞扬跋扈。

我们看到佛门里的师长们吃斋饭,个个都噤声吞服,自有一番淡雅恬静的味道。他们做事亦是如此,无论是扫地洗砌还是挥毫泼墨,都一气呵成、从容不迫。虔诚而谦逊,正是”心静”之人的生活形态。

反观世人,哪一件事情不是千头万绪、计较糟糕?无论是喝茶吃饭,还是谈吐往来,个个都如此仓促狼狈、乍躁乍静,真正做到了生活自知的寥寥无几。自然其心理则无法达到”沙漠极静,池潭无鸟”的恬淡宁和。

庄子云:”知足者富,生理者久。”圣人之语,诚不我欺也。若是做到了真正的”心静”,自然生活就知足有馀,物我两忘,超然自在。反之,若是贪无止境,不思不学,生活自然就会千头万绪、难安宁矣。

最后,”心静”意味着终极觉悟,了无缘留。

“心静”并非只是一个狭隘小节的生活言语。而是一种人生终极的理念与至高无上的追求。古人说,佛门修行归根结底就是要达到”虚怀若愚””大彻大悟””了无缘留”的境界。而修行的目的,则是通过一番生死寻觅,在斯世间最终获得一份”心静”的解脱。

有佛家云:”酒酣胡饮,逍遥醒愦。热中自凉,性闲知止。河为酒而心为醉,饱啖块垒亦何味?”正是对这种终极人生观照的最佳写照。谓之”心静”,其实除去一身是非的执着,也就无欲无求,人人皆可归于自然。

所以,无论是酲酲大醉、还是浑浑噩噩,只要学会了”性闲知止”,就能解脱红尘,到达究竟的”心静”临界。纵观古今,修行之人总能在这个阶段获得圆满的彻悟,达至一种”好像柳絮却从空来住”的超凡写意。

从这个角度而言,”心静”并非只是口头的空念,而是一种极致的生命进阶和觉醒。达到这个地步,我们就能如那片随风摇曳的柳絮,一如无心而永无休止地飘荡下去,直至归于虚无。

可见,”心静”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心理状态,更昭示了一种超然身外的哲理。照这个道理来看,古云”鸥之湍上,雁次漠中,水草间畔,萍身繇逾”,所谓的”心静”不正就是要达到如水鸥般逍遥自在的境界吗?

如此观之,”心静”层面高于形而上的”悟”。它不仅内涵人生之信仰追求、生活之高度智慧,更统摄了人们整个存在的终极旨归。有佛家人曾谆谆告诫:”道心使我心恬静”。这句话,无疑正是对”心静”之道的最高诠释。

与其它哲学追求不同,追求”心静”的道路并不曲折多舛,而是一场自身与宇宙、与生命的对话。我们越能回归本心,学会宽大淡泊;越是放下身怀,清净内心,就越是能走近”心静”的真谛。

最终,通过一番洞见与醍醐自醒,我们就能化离尘垢,达到那个”道人了无愿,我心不知喜,无复生死虑,亦无涅槃寻”的圆满境界。那种超凡脱俗、从容不迫的生命体认,岂不正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想人生吗?

终有一天,人们将不再为世间的名利是非所局限。内心已澄澈如初,宁静如同镜湖,寂寥如孤月临空。只要活着活着,便能穷物穷理,到达”穷兮闻鸟啾,余心闲矣”的至高无上的生命之境。

那一刻,何其幸哉!何其幸哉!人生虽然有起有伏,但既然活着,就应该追求一颗澄净虚怀、超然自得的”心静”。这才是生命最后的胜利和最高的觉悟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5737.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