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的自救:等你真的看见孩子,你才知道那个摆烂的孩子有多难

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都是最最上心最最关心的。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恨不得把所有的爱与呵护都给予孩子。但是现实往往很骨感,尤其是当孩子进入到了青春期的阶段,很多孩子会展现出一副”摆烂”的状态,让人防不胜防。

摆烂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比如态度反叛、行为粗暴、情绪化、逆反心理等等,让家长们百般无奈。每当孩子摆烂时,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莫名其妙、痛心疾首、或是气愤填膺,总之很少能够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更不会去思考孩子摆烂的潜在原因。

但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摆烂的背后是他们无助、痛苦、矛盾的一种外化表达。如果家长能够放下成见,用更包容、耐心、友善的态度去了解孩子,用心聆听孩子内心的呼喊,说不定你会发现孩子摆烂的那个样子其实也挺可怜可怜的。

心理学家们分析了孩子摆烂的几种常见原因:

  1. 身心压力太大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繁重的作业、激烈的社交竞争、未来规划的纠结等等,这些因素往往会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可他们却往往缺乏化解压力的途径和渠道。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孩子就会选择用”摆烂”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们通过表面的反叛行为,试图吸引家长的关注,让家长看到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这其实是一种无声的求救信号。

  1. 缺乏家人陪伴

在很多双职工家庭,孩子从小就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上下班、社交应酬等等,让父母们很少有时间真正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孩子自然也就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精神寄托。

当孩子内心渴望得到爱时,我们却疏于理睬,这样的親子关系会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孤独感。于是,一些孩子就会用”摆烂”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渴望在家人的责骂声中获得哪怕一点点关注。

  1. 缺乏成就感

现代社会过于追捧功利主义,导致很多家长都会无意识地将过多期望压在孩子身上,要求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比赛、训练中拼搏奋斗。可偏偏孩子们的发展又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强迫式的培养方式让部分孩子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

缺乏成就感让孩子们感觉到无助和自卑,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质疑一切。于是,通过摆烂行为发泄内心的焦躁和痛苦就成为了孩子们的一种无奈选择。

  1. 家庭环境紊乱

家庭是孩子们的避风港湾,但一旦这个避风港失去稳定,孩子们自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比如父母关系紧张、家庭经济状况恶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原本美满的家庭陷入动荡。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孩子们往往难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会用摆烂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痛苦,或是对家人的不理解和愤怒情绪。这就是他们在经历家庭危机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孩子摆烂的背后并非简单是”任性””不听话”,而是暗藏了诸多令人揪心的隐痛。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能再用简单化的思维去评判孩子们的行为,而应该试着去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去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呼声和渴望。

只有当我们用同理心去倾听孩子的内心独白,用宽容友善的态度去理解孩子的痛苦时,我们才有机会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消除孩子内心的戒备,找到真正缓解孩子焦虑的良方。

改变一个顽固的孩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我们要用无条件的爱心去包容孩子的”不完美”,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认同。与此同时,也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技巧,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非简单责骂。

当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真挚的爱与理解时,他们才会进一步打开心扉,摆脱摆烂的陋习,重新走上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毕竟,谁都曾经是个”摆烂”的孩子,只是我们缺乏了解和包容的勇气。所以,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用爱心和理解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摆烂”的孩子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7021.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