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养成自己“仇人”,多半是这3种父母,你给孩子的爱正确吗

父母之爱是伟大的,它孕育了生命,温暖了童年。可是有的时候,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并不完全正确,反而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怨恨,从而成为父母的”仇人”。所谓仇人并非字面意思上的仇恨,而是一种对父母漠视冷淡的矛盾情绪。如果我们作为父母不及时反省自己,很可能会让亲子关系陷入冰冷对立的境地。

究竟是哪些家长更容易把孩子养成自己的”仇人”呢?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出三类典型:

1.严厉苛刻型父母

这种父母常常严词厉色,对孩子的一切行为要求拘谨标准,稍有违背就严厉惩罚。尽管表面上是为了约束孩子,可偏执的做法却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感到畏惧逃避。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生命中最亲密的人,本应给予他们无条件的关爱与支持。可这类父母的态度却让孩子觉得父母变成了一种难以接近的存在,为他们的内心蒙上一层阴影。

长此以往,孩子们不仅会对父母产生逆反情绪,还可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把父母的做法运用在他人身上,从而让自己被排斥在人际圈外。到最后,孩子们就更难获得亲密关系了。

2.纵容溺爱型父母

对于这类父母来说,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从不加约束。他们视孩子如掌上明珠,唯恐孩子有任何遭遇不如意,做尽了一切无理要求,也容忍孩子任性妄为。

这就使得孩子根本无法分辨是非,更别提培养独立自立的能力。没人教导孩子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遵守规则,结果他们很可能会与社会格格不入,时刻对他人的批评耿耿于怀。

当孩子们受到外界世界的质疑和冷眼时,很自然就会把矛头对准当初溺爱自己的父母,认为正是他们使自己堕落,结果就成了”仇人”。可是一味自责有何用呢?不如作为父母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尽早与孩子沟通,共同重塑人生观念。

3.高期望型父母

有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常常会对孩子寄予厚望,要求孩子无论做什么都要尽善尽美,不达目标就不予认可。这些父母认为给孩子无限压力,就能让孩子时刻保持竞争力。

事实上,过高的期望不仅会使孩子焦虑沮丧,还会让他们痛恨没有取得父母理想成就就受到批评的环境。孩子内心会对父母产生逆反情绪,觉得父母始终只在乎他们追求某种目标,而非关注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念。

孩子也许短期内会被高期望推动,在某些方面获得一些成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被过度压榨而缺乏自我的人生只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怨恨,把父母视为”仇人”。因此,家长们务必保持期望值的合理性,用欣赏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上述三类父母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严重缺陷,没有以恰当的态度与孩子相处。 /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爱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育儿理念

养育孩子不应片面追求分数成绩,更不能生活缺失原则和底线。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自尊自律的品质,鼓励他们敢于追求理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与孩子保持良性互动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建立平等的互动模式,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切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用包容理解的态度引导他们。同时让孩子们也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用爱心维系亲子关系。

3.培养孩子的生活兴趣

不能让孩子整日无所事事,或沉溺于手机游戏之类的虚拟世界。相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各种兴趣爱好,让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从而远离通向”仇人”的道路。

4.保持亲子健康沟通

对孩子合理的需求要及时回应,对他们内心的疑虑要耐心倾听,对他们人生的迷惘要谆谆善诱。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多分享,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之心和支持之力。

5.以身作则 做孩子楷模

身教重于言教,这句话切中要害。父母每一个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务必要做到为人正直、遵纪守法、诚信互爱,用善良的品行潜移默化孩子,让他们能成长为堂堂正正的好人。

养育孩子是一辈子的事业,需要付诸全力以赴。只要我们时刻怀揣着对孩子的爱,用正确的方式呵护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耐心,就一定能避免亲子关系出现裂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当孩子们长大后回首童年,所看到的将是父母无私的爱,而不是充满后怨的”仇人”情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7040.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