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中学回头看,给孩子最好的营养剂,第一是阅读,第二是运动,第三你想不到……

上周,闺蜜打电话跟我抱怨,说自己最近因为女儿的学习操碎了心。

她女儿今年初三,正是最紧张的时候。

可是,白天听课总是走神,晚上写作业就心不在焉,一会抠橡皮,一会玩手指,每天磨叽到很晚。

表姐说,女儿小学成绩还不错,就没出过前五名,可是现在状态越来越差,学起来特别吃力。

“你说我们家玲玲,这个寒假真是一点没敢放松,天天在家学习,结果开学测验就考成那样……

再看看你家小奕,这个寒假又去滑雪,又去三亚度假的,怎么学习一点都没受影响?”

说到最后,表姐终于忍不住问我,到底给儿子小奕用了什么“灵丹妙药”?

毕竟小奕刚上初中那会,成绩还在班级的中下游徘徊。

但初中三年,他的成绩一直在稳步上升,如今上了高中之后,学习任务愈发沉重,但目前小奕的整体状态不错,学习节奏也显得游刃有余。

其实,回首过去这几年,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走过很多弯路,也吃过很多苦头。

现在回头再看,小奕之所以能有现在积极充沛的状态,绝不是因为我在他的学习上有哪些作为。

恰恰是因为,我允许他做了这三件“闲事”。

阅读

为孩子的成长打下基础

说起来,小奕从小就喜欢看书,上小学前喜欢看一些带图画的书,诸如《小王子》、《三毛流浪记》等。

等大了一些,类型就开始拓展,什么《盗墓笔记》、《上下五千年》、《鲁滨逊漂流记》统统都喜欢。

其实,一开始我是有点担心的,怕他耽误学习。

但我发现,小奕在看书的时候特别专注,整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而且,他还经常跟他爸爸谈论情节,一大一小聊得兴趣盎然、眉飞色舞,我便由他们去了。

现在想来,还好我当初没有反对他看书。

初中那会,虽然他学习成绩一般,但他专注力比别的孩子要强,表达能力也不错;

后来班级开了历史课、地理课,老师经常夸他知识渊博。

而且他作文经常能引经据典,拿到高分,甚至初三那年还在市里拿了一个征文大赛银奖。

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他常年养成的阅读习惯。

所以,我特别建议孩子在小学阶段多阅读,允许多看一些所谓的“闲书”。

不仅可以为孩子的学习打下基础,还能拓宽认知、开阔眼界,看到新的方向。

哈佛毕业的奇葩说选手詹青云,最开始并不是班里的尖子生,考试时常班里倒数。

但是她从小就喜欢阅读,从武侠小说到四大名著,无一不涉猎。

在她陷入低潮时,爸爸妈妈没有暴力催熟她,而是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她自由读书。

妈妈给她买书,爸爸给她讲书,放任她在自己喜爱的书籍海洋里徜徉。

正是阅读,带给了她丰富的知识储备,让她厚积薄发,最后高考以全省前十的成绩进入香港中文大学。

李雪琴曾经有个“塑料袋”理论:

不少人经常会在家里攒一些外卖、买菜的塑料袋。

那些塑料袋看似无用,但总有一天,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我觉得阅读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孩子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成为他的垫脚石,融入他的骨髓,提升他的思维,成就他的一生。

运动

是对孩子大脑最好的投资

纽约大学神经科学教授Wendy A. Suzuki曾有一段经历。

有一段时间,她体重持续增长,并且发现自己是周围人群中身体最弱的人。

因此,她开始去健身房锻炼,尝试了自由搏击、跳舞、瑜伽等等运动。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不仅减掉了25磅,而且专注力、记忆力都比以前大大提高,写起东西来非常顺畅。

经过研究,最终她得出了结论:

运动最能改变你的大脑。

只要很单纯地去动你的身体,就能对你的大脑产生立即、持久、且有保护作用的益处,并能持续一生。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爱运动的孩子,成绩往往更优秀。

据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统计的全国63名高考状元中,有34位平常喜欢运动;2017年调查的42名状元中,24人爱好运动。

2015年福建理科状元姜麟琨,在学校是出了名的“跑步健将”,甚至高考前一天还在坚持跑步;

2016年广东省理科状元李奕辰长期坚持适量运动,尤其喜欢游泳和羽毛球,即使学业紧张,每天下午也要去学校操场跑几圈;

2018年江西理科状元傅林轲最大的爱好就是踢足球,曾任高中校足球队队长,还获得了省校园足球联赛MVP;

小奕从上小学开始,就在我们的鼓励下坚持运动。

平常吃完晚饭,他都去楼下跑步、或是和他爸打会儿羽毛球;

周末有时候也会跟我去游泳,或是一家人去爬山。

初中那会,虽然小奕成绩一般,但老师经常夸他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

很多孩子每天饱受学业折磨,总是无精打采的,但他每天总是神采奕奕,能量十足。

中考那年,因为疫情,很多同学身体和心态都受到了不同影响,但小奕却始终坚挺,还超常发挥,考上了重点中学。

上了高中后,他还入选了学校的足球队,每天都要训练,过得特别丰富而充实。

按他的话说:现在学习压力是很大,但是每天出去跑一跑、出出汗,总觉得特别开心,学起来也更有劲。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也曾说过,激活孩子大脑最好的方式,首先就是运动。

因为运动的时候,人体大脑会自动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些神经传导物质都跟学习与记忆有关。

所以,我特别庆幸,在儿子上高中前培养了他运动的好习惯。

在我看来,运动不仅是孩子最好的健脑药,也是让他逆风翻盘的关键。

兴趣爱好

培养孩子积极松弛的内心

其实,小奕除了阅读和运动,还有一件事一直坚持很久,那就是舞蹈。

小学那会,他从电视里喜欢上了街舞,吵着也要学习。

本以为他是一时兴起,但从那以后,他每周六下午都会去上舞蹈课,可谓风雨无阻。

后来功课逐渐繁忙,期间我们也无数次动过让他停课的念头。

但每次看到儿子跳舞时自信大方、光芒四射的样子,我的内心又开始动摇。

直到上了高中,有一次跟小奕谈心。

他说:“妈,我特别感激你让我跳舞,你知道吗?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身不由己,但跳舞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在做自己,感觉特别放松。

而且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又不高,学习又一般,性格也比较内向,一直有点自卑,但现在我真的自信了很多。”

听完我才明白,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多重要。

来自成都的17岁女孩张恒一被牛津大学录取,拿到了西南地区唯一的录取offer。

谈起成功的秘诀,她却坦言:“其实我根本不是学霸,我只是非常爱玩爱探索。”

初入高中时的恒一成绩并不拔尖,在50个人的班上,她的成绩也不过中等。

因为既要准备高考,又要申请出国留学,她的整个高一高二压力都很大。

但她在拼搏之余,还参与了各种社团活动,导演话剧、唱歌、弹吉他等……

也正是这些课外的爱好和活动,舒缓了她的压力,也激发了她的自信心。

更何况,有些爱好还能发展成一生的目标和梦想。

杭州15岁的初二男生屠彦博从小就喜欢观鸟,如今已经观测到了1600种国内外鸟类。

他甚至为了观鸟休学一年,去做一些鸟类志愿者的工作,好为了申请国外大学加分。

如今,他早早有了自己的目标,打算报考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态学专业。

而这些,都离不开屠彦博父母的一路支持。

所以,我特别建议父母允许甚至是培养一些孩子的爱好,比如画画、摄影、跳舞等。

这可以帮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后,通过爱好减轻压力,放松身心,找到生活的乐趣。

告诉孩子,人生只有一次,大胆追求梦想,生命有所热爱,成长才能不留遗憾。

在当下教育内卷的环境下,越来越多孩子被焦虑的父母裹挟着前进。

他们被迫超前学、过度学、比着学,最后身心俱疲、失去了持续成长的能量。

在我看来,与其逼迫孩子努力,不如从小培养孩子阅读、运动的习惯,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

不仅可以活跃孩子的大脑,更可以放松孩子的身心。

要知道,好的教育,并不需要太用力。

富有松弛感的教育,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滋养。

点个“在看”,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带给各位父母一些感悟,让孩子以更舒适和放松的状态去实现自我成长。

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熙熙攘攘的一生中,学会安顿自己,做自己的国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7159.html

(0)
1523402133@qq.com1523402133@qq.com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